炎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午餐,安排在三一學院的教堂餐廳,幾位教授都參與了聚餐。
盧燦自然是中心人物,幾位老教授拉着他問東問西,有詢問饒老近況,也有詢問虎園博物館,當然,更多的是交流東方藝術和中國史。
同樣是研究中國高古歷史,歐美學者與中國學者有着明顯的不同。
國內的史學家,即便是無意識,也會以“炎黃後裔”“中原歷史”爲正統,進行“正史”和“夷史”兩種研究,偏正而略夷。而歐洲漢學家,恰恰相反,他們對中國的邊遠民族,明顯更有興趣,像羌族、樓蘭、象雄、回鶻、匈奴等,譬如,最近李約瑟教授正在研究“羌族”。
對於盧燦當衆指出他問題中的瑕疵,約瑟教授並不在意,午餐時,依舊圍着對方,交流着他對盧燦上午演講時提及的一干人物的看法,重點是大禹。
“維文,你對於《史記·六國表》中提到的‘禹興於西羌’,還有楊雄在《蜀王本紀》中提到的‘禹生西羌’,怎麼看?”
老傢伙最近在研究羌族,意外地發現,有不少歷史記載,華人稱爲“五帝”之一的大禹,似乎與羌人關係密切。不止一本史書說過,大禹出生於西羌,其中又以漢代辭賦大家揚雄(公元前53-18)《蜀王本紀》的記載最爲具體——“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其地名痢兒畔。”
盧燦在心底MMP,很想說一句,我坐着看!
這個問題又是一個超級大難題,很不好回答!
有關“大禹”的出生地,可不僅僅只是“名人出生溯源”那麼簡單,更關乎中華文化的溯源——究竟是源於黃河文明,還是源於西川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