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瞎編的豆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麼說來,戊戌變法的失敗主要是因爲慈禧和守舊派的反對,還有袁世凱的賣主求榮,對吧,前輩。”
“其實,還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
“誰?”
“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爲。康有爲這個人從小就愛博覽羣書。
光緒五年的時候,他去了一趟香港,讀了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海國圖志》,從此開始逐漸對傳統的理學產生懷疑,改爲苦讀西學。
再結合當時清廷的積弱、腐敗,康有爲開始覺得列強的議會制,要比中國的君主制先進,萌生了變法的思想。
光緒十七年,康有爲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開始講西學,探索中國救亡圖存之道。幾年講學下來,他身邊已經有了不少追隨者,其中最得力的便是愛徒梁啓超。
光緒二十一年,甲午戰敗後,清廷被迫與日本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這件事極大刺激了國人。
當時,在北京的千餘名舉人聯名請願,要求清廷拒和、遷都、練兵、變法。康有爲便是其中名氣最大的發起人之一。
之後,康有爲又先後在北京、上海創建強學會、保國會,創辦《萬國公報》、《時務報》,遍送士夫貴人,再加上不斷給光緒皇帝上書,聲名大起,成爲當仁不讓的維新派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