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名爲流光齋的玻璃器具成品開始小批量出貨,由於吹制工藝的限制還不能製造太複雜花哨的形狀,暫且以普通酒具、茶具的樣子爲主,賣點只有一個,透!
俗話說的好,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靈。全透明的玻璃器皿比起傳統瓷器、陶器確實很有特點,物依稀爲貴,首批就賣了兩萬兩銀子。
要問爲啥一賣就是一批,這就是洪濤掩人耳目的招數之一。玻璃窯由太子妃的父親和李之藻合股經營,若是在京城內開店售賣很快就要被查個底掉,然後藤摸瓜找到東宮。
爲了不這麼快暴露,洪濤讓岳父找了南京錦衣衛的朋友,由他們採用批發的方式從玻璃窯進貨,悄悄運到南方去售賣。
九月底南京錦衣衛派人入京拿走了十套樣品,回去之後肯定銷路不錯,這纔有幾個自稱蘇州商人的傢伙拿着南京錦衣衛的親筆信和成箱的金元寶找上門,一次性把所有成品都買走了。
洪濤轉頭就拿了五百兩黃金讓王安送給陳矩,不是賄賂是分紅,玻璃窯的分紅。不光今年有明年還有,只要玻璃窯在年年都有。
雖然之前沒有明說,陳矩也不敢明着和太子要乾股,但縣官不如現管,無論在皇帝還是朝臣們腦子裏,大太監頭子說話都比太子管用的多。
另外玻璃器皿不可能永遠保密,早晚要從南方傳過來。到時候皇帝如果問起來,有人幫忙說句話和沒人幫就完全是兩碼事了。要是被皇家定爲貢品,派去監管的人依舊是太監。與其臨陣磨槍,不如提前結個善緣。
有了穩定的地位和收入,僅僅是能立足,想前進還需要一個條件,人,人才。洪濤就算前知五千年後曉五千年,滿腦子全是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沒人幫忙實施到頭來依舊是啥也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