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怎麼把人才聚攏在身邊,同時還不引起皇帝、後宮和朝廷的關注,是個很考驗謀略的大難題。洪濤自認在這道題上沒丟太多分,至少能混個及格。
首先是高端人才,李贄肯定算一個。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洪濤越來越喜歡抽時間去四夷館找老頭邊下棋邊擡槓了。能把一位學派代表人問得啞口無言、低頭沉思,成就感很強。
難能可貴的是李贄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的思想有共鳴,比如說不盲目崇拜先賢聖人,也不獨尊儒學,反對過度抬高朱程理學,提倡獨立思考,主張提高女性地位等等。
雖說在骨子裏還是跳不出歷史侷限性,但在明朝能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很多人就是因爲他收女弟子聽課才向皇帝告狀,說成有傷風化,是個道德敗類。
在洪濤眼中李贄可以在初期幫助自己團結一部分明代官員加以助力,還可以筆爲槍去搶佔輿論制高點,打一場文化戰。這個工作最適合他,他也最願意幹,大大彌補了自己的短板,還是最短的那根。
其次是實用型人才,李之藻、利瑪竇、龐迪我、郭居靜,以及他們的朋友、同僚。只要是在具體工作方面有一定能力,不僅僅只會做八股文的中下級官員和民間士紳都屬於這個範疇。
這些人將來會成爲某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或者乾脆去當廠長、礦長、經理。自己提供實現理想抱負的舞臺,他們則幫自己壯大硬實力,雙贏。
不管多能忽悠,也不管誰去忽悠,到頭來全是虛的,實打實的農業、工業、商業纔是骨架。想要從地上爬起來,光靠忽悠遠遠不夠,必須有堅硬的骨頭撐着。
再次是普通人才,也就是鐘錶作坊、煉焦窯、玻璃窯裏的工匠們。他們是實現所有理想的最終一環,前面不管計劃的多美好,缺少足夠優秀和數量的工人,依舊是水中月鏡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