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第5/6頁)
何到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一口氣還沒順平,又得知愛臣在自己身後不得善終,這下是真的血氣難平了。
國君們一邊琢磨着自己的諡號是個什麼意味,一邊趕忙召繼承人過來,一邊又與自己的重臣執手相望,許君身後安定,唯有嬴蕩與孟說面面相覷,舉鼎咋了?
【認真論起來,還是商鞅的結局對李斯比較有參考價值。商鞅對秦國來說貢獻大麼?自然是大的,然而在當時商君名聲並不是太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商君與趙良對話,趙良提到有德行的五羖大夫死,“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但商鞅呢?“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出行都要很多護衛守護,離開這些他自己都不敢出家門。
其實扶蘇偏不偏儒,對李斯的選擇沒啥影響,因爲法家一直就挺難混的。
李悝自殺而殉法,商鞅死後屍身被車裂,法家主張的“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幾乎是明擺着的會得罪人,什麼下任國君,什麼王侯將相,什麼平民百姓,都不給面子,都被壓得挺難過日子。
而李斯在此基礎上還幹了啥?那可太多了,他幫着始皇搞集權時什麼沒參與啊,禁私學,焚詩書,得罪廣大讀書人;制定秦法,得罪老百姓;堅持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得罪一干王公貴族高權勢人羣——別說了,還是直接投胎吧。】
被羈押的李斯苦笑,卻又慶幸起天幕說這許多。
皇帝再如何惱怒,總該記得他這些年的輔佐之功,他爲陛下,爲大秦做了這樣多,臨了爲自己謀一條生路,也並非無法理解的事。
嬴政沒看他,胡亥卻和他對上視線,嘻嘻笑着,以口型重複那句漢皇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