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隨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裏,常浩南一直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狀態:一大早起牀,除了上課之外就是對幾種進氣道進行設計計算和性能測試。
由於已經沒有了電腦使用時間的限制,因此進度比一開始預想的還要快,以至於常浩南在設計出一個滿意的新機頭之後,還順手把殲7原型的大三角翼改成了雙三角翼,以增強亞音速狀態下的機動性。
雖然這個改進在殲7E上面已經實現了,但那畢竟是現役裝備,常浩南不可能隨便搞到設計圖,所以還是得花時間重新設計一個類似的出來。
而在所有設計工作都完成之後,張漫甚至還靠着常浩南建模出來的3D模型,畫了兩張這種魔改版殲7進行空戰的想象圖。
課程設計的答辯和畢業設計答辯有點類似,只是規模要大得多,現場會直接設置在一個大教室裏,整個專業的幾十號學生坐在後面,包括劉洪波在內的幾個評委坐在第一排。
這個年代教室裏並沒有普遍配備電腦,只有一臺書寫投影儀,可以把平放在載物玻璃上的圖紙投射到大屏幕上,效果其實跟用投影儀放PPT差不多,只是需要準備紙質的內容纔行。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其他同學還是評委老師,在此之前都沒看過各組的設計方案,因此一個好看的效果圖可以給觀衆留下更深刻的第一印象。
很快,就到了課程設計作業答辯評審的日子。
當常浩南來到教室的時候,裏面的人幾乎已經坐滿了,他只好帶着另外三人找了個教室最裏面靠窗的位置。
都是大三的本科生,雖然專業課已經上的差不多了,但真的讓大家去從頭完成一次飛機設計,哪怕是最簡單的設計也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