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知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子還要繼續,嘉倫的學堂也算是正式開課了,雖然中間會有許多曲折和辛苦,但每次望着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嘉倫都感覺無比的欣慰,苦些累些也就忘到腦後了!
當然,總有一些天生不愛學習的孩子,那個時候還沒有義務教育,不愛學就不學吧,再加上有的孩子家庭生活困難,雖然上課不要錢,但春天種地還需要人手呢,正好藉着家裏幹活,又不願意受先生管教,索性唸了幾天就不念了。
存在這種心理的孩子就有一些,家長根本不重視教育,愛念就唸,不愛念就回家,反正家裏還缺少勞動力幹活,實在不行幫着帶弟弟妹妹也可以。就這樣,上午班的同學唸了一段時間,走了三四個,剩下的十多個人,堅持的還比較好。下午班的同學走的比較多,上課不到兩星期,走了六七個人,怎麼勸也勸不回來。
嘉倫還有一份上進的心,還有一份責任感。總感覺,大好的年華不讀書,純是一種人生褻瀆,浪費了青春,混沌了一生。他帶着伽羅和駱臻逐個到掉隊學生家裏去家訪,所有掉隊的學生基本家庭狀況一樣。
望着家徒四壁的空曠房屋,炕上再有兩個嘰嘰亂叫的孩子,這生活過的真困難!一問情況才知道,不是家裏沒人帶孩子,就是地裏缺少勞動力,也有孩子本身就不愛念書,一看見文字腦袋就疼,實在是沒辦法!
這十多個孩子就這樣輟學了,與嘉倫的師生情誼僅僅維持了半個月,讓嘉倫難過了好一陣子,沒有文化怎麼改變命運呢?怎麼去書寫自己華麗的人生呢?他們不懂,他們也不想懂,他們總感覺跟父輩一樣,能喫飽穿暖,長大再娶個媳婦,生上一堆娃,就算是一輩子!
渾渾噩噩,稀裏糊塗,重蹈覆轍,週而復始,一輩接着一輩,總是這樣過下去,貧窮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他們!有些人就是這樣,當他們固守貧窮的時候,他不認爲這是一件很慘的事,他倒覺得這樣是很正常的,很心安理得,而且從來不想着去改變,因爲他們適應了這種貧窮,這就是他們的可悲之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處必有可悲之苦!
命運往往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你努力跟命運抗爭一下,可能你的人生境遇就會有很大的轉折。如果你願意隨遇而安,隨波逐流,那麼你的人生也只能是一條直線,通往死亡的最便捷方式!
嘉倫這幾天心情確實不太好,他辦學堂的初衷,就是想讓貧困的孩子擺脫愚昧,認識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定位,找到自己人生的真諦,最終是擺脫貧困,做一個有思想意識的人。而事實恰恰相違,僅憑他一人的努力根本就辦不到,現實再次打敗了他,讓他感覺到無力,感覺到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