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定下了募兵法變革,孫傅就去了明堂旁邊的明堂頒朔佈政府,與官吏詳細確定即將發佈的徵兵法案詳細內容,準備將其定爲國家典制。
趙桓則繼續留在明堂與其他相公商議徵兵事宜。
以封建社會的背景而言,趙桓可以確信,這條徵兵法案一旦施行,必然會演變爲大規模強拉壯丁。
貞觀年間,百姓自剁腳趾躲避兵役的事情,不用幾年就會在大宋上演。
民族國家意識沒有覺醒,想讓百姓積極主動的光榮服兵役,毫無可能。
但現實是趙桓總不能在大宋軍民耳邊嘀咕一句,該覺醒民族國家意識了,於是家國天下一夕覺醒。
想讓封建時代的百姓思想覺醒,擁有近代軍隊一樣嚴明的軍紀、強大的組織能力,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情。
首先要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被抓來的壯丁,打仗不是爲了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因爲從軍是他們神聖的職責,是爲了保家衛國。
這段話,充滿了美好的幻想,說給任何封建百姓聽,對方都會報以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