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糧食、薪炭實行戰時國家配給對文官政治達到巔峯的大宋而言,並不是一件難事。
但他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政令從一,分發物資的窗口由朝廷掌控。
但這無疑極大損害了這些士大夫們的利益,這些人巴不得圍城再久一點,他們通過糧鋪、炭場收割更多財富。若朝廷嚴格管控物資出售,士大夫們還怎麼大發國難財?
趙桓看自己的生活便知道,這些人的生活品質完全沒有受到圍城影響。
士大夫揮金如土,醉生夢死。英雄爲國捐軀,猶如塵埃。
穩固了軍事態勢之後,趙桓決心終止大宋當前的這種病態。
於是在李若水提出建議之後,趙桓立即笑着說道:“既然開封府有大庇東京寒士的宏願,朕不能不支持。左庫藏的富國倉、廣盈倉、永豐倉、濟遠倉等五十處糧倉,其中三十處朕都劃撥給國庫,用以賑濟百姓。”
“左相,左庫藏可有儲存柴炭的倉庫?”
梅執禮立即回道:“稟官家,在州橋旁建有內外柴炭庫,在蔡河旁建有河南北石炭場,在內城還建有作坊物料庫,內外物料庫等,都儲存有木炭、石炭等。”<的有錢啊。“都調撥給國庫,用來賑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