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梅執禮連忙盛讚道:“官家寬仁愛民,聖德純粹,三代以下之主,即便漢之文景亦有所不及。”
其他官員們也都跟着稱讚幾句,按大宋傳統,遇事皇帝從內庫撥出一筆私藏,將問題擺平,一切到此爲止。官員們繼續趴在國家身上吸血,醉生夢死,管他洪水滔天。
但趙桓卻沒有到此爲止的打算,目光掃過一羣冷漠的大臣們,張口說道:“如今圍城日久,物資緊張,百姓飢寒交迫,橫屍相枕。正是軍民忠公體國,戮力同心,共濟國難之時。”
這大義舉得是如此之高,以至於一羣士大夫在儒家立場竟然找不到反對立場。總不能直言,管他們這些賤民死活。
有心思活泛的已經暗中猜測,官家這是想逼捐,萬不得已,大家到時候恐怕得拿出百十石米糊弄一下。
但趙桓接下來的話語,卻瞬間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再一次刷新了羣臣對官家強硬鐵血的認知。
“朕決定內城炭場、糧鋪全部收歸國有,由開封府施行戰時配給,按戶籍免費分發給內城百姓,以濟國難。”
趙桓的話音剛落,羣臣們立即對這份戰時國家物資管控沸反盈天,無數人“義憤填膺”,“義正言辭”,“秉忠死諫”,反對道:“官家這是與民爭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