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遊牧鐵騎南下,遇到一個強大的工業帝國。
那畫面簡直……慘烈的不忍直視。
當工業文明出現那一刻,所謂的漠北,所謂的北方遊牧民族,就再不配談什麼“勁兵驍將強於中國”了。
能歌善舞纔是他們的民族特點。
不要跟工業帝國強大的動員能力比軍事實力,更不要用弓劍刀槍嘗試去衝擊工業帝國先進的火器陣線。
因爲趙桓有這份規劃,所以關注點與一衆大臣們略有不同,更加在意整體糧食產量。
楊時眉頭微蹙,思考了片刻,認真的回道:“官家,我大宋幅員遼闊,疆域萬里,各地糧食產量差異極大。如陝西、永興軍、秦鳳路等地,糧食產量略低,畝產只有兩石左右。”
“而在成都一帶,據聞糧食產量最高能達到七八石。”
“我朝最受人景仰的千古名臣,范文正公,知蘇州時,曾在中詳述,蘇州一州之田,系出稅者三萬四千頃。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石至三石。這是精米,在大宋任何地區基本都是稻子二石折米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