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一脈傳承的中原王朝,歷史上有太多經驗教訓可以吸取。
爲了終結大宋朝的黨爭,以及避免大宋再次重蹈覆轍,趙桓特意把司馬光樹立爲一個典型,昭示着大宋朝廷如今的心胸,對元佑黨人都給與了合理公正的追復,並嚴禁朝廷再談論元豐黨人與元佑黨人。
處理這件事情的不是宰相,不是督察院,而是尚書省的尚書令孫傅,這就是鮮明的向整個家國天下傳遞一個信號,終止黨爭是皇帝的意志。
士大夫們的骨氣到底有多硬?大概也就止於水太涼,頭太癢。
如今皇帝治國大概還要依賴他們,但軍隊他們是完全插不進手去,有完全效忠於皇帝的軍隊,用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瞬間就態度無比端正,心胸格外豁達,格外的通情達理,堅定支持皇帝的主張。
孫傅這位老臣能力一般,性格也相對軟弱,但他有個李綱、梅執禮以及左都御史都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他德高望重。
這個德高望重指的是在士大夫階層當中,士大夫們都認爲他老成持重,威望素著,是個士大夫中的能臣。
由他處理元佑黨人的身後名,終結黨爭事宜,大部人願意信賴他,認爲他能秉公辦事。
他也的確是秉公辦事,至於這個秉公是對皇帝而言,還是對百官而言,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爲了安排元祐黨籍衆人的身份,尤其司馬光的身份,孫傅已經私下請示過皇帝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