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1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爺爺,您別忘了,現在在北疆統兵的,是二大王。”蕭誠敲了敲桌子,“而官家,今年纔不過四十出頭,身體康健,春秋正盛。您覺得,這個國策,官家會定嗎?”
許勿言默然無語。
如果定下這個國策的話,舉全國之力向軍事傾斜,那麼在軍中影響力極深的二大王,實力必然會飛速增長,如此一來,官家自然會覺得那張椅子搖搖晃晃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不僅是皇宋的最高統治者不願意這樣做,而大王爺也絕不會看到二大王的實力進一步的增長。
而朝臣之中,或者想要北伐的官員不少,但卻絕沒有幾個人願意讓二大王來承這個頭,如果讓二大王的實力再度上升,那離東宮的位子就會更進一步,如果再在北伐之中建下功業,則那張位子就舍他其誰了!便是官家再不願意,捏着鼻子也須得讓二大王坐上東宮之位。
二大王以軍功立足,真要成了東宮甚至在未來登上了寶座,做了官家,只怕更會一力北伐力圖克盡全功,以二大王的經歷,只怕武將的地位便會飛速上升,勢必影響到文臣們的地位。
這在滿朝進士出身的文官眼中,更是不能容忍的。
在這些人看來,由文官們來運籌帷幄,坐鎮指揮,武將們只管衝鋒陷陣,灑熱血拋性命就好了。這樣立下了功勳,自然也是決勝千里的文官們的功勞佔大頭。
但現在文官們之所以還做不到這一點,便是因爲二大王坐鎮北疆,將文官們的觸角拒之在指揮系統之外。
其實相對於這一點來說,蕭誠還是挺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