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解釋了清,再來解釋“要”,所謂“要”,簡單說就是重要。有些官,便是清而不要,閒是很閒的,但一點都不重要,比如說藏書閣的管理員之類的官職。
解釋完這個,再來解釋什麼叫“士人”,簡單的說,就是讀書是爲了做官的人以及他們的家族。從出生開始,他們的路就只有一條,要麼恩蔭入仕當官,要麼就在科舉的路上,又或者被罷官後在家“養望”,處於賦閒狀態。
總之他們不可能參加社會勞動,不可能去種地,不可能去經商,亦是不可能與非官員的子女聯姻。
瞭解完這些概念,開元與天寶時期的內卷化就很好理解了。
一年平均27個進士,看起來很少,但是,合適的官位是更少的。這還不算,中進士三年後纔會被選官,這三年時間,就是這些進士們走關係走後門的預備期!
再把明經入仕的人也算上,那些空缺的官職就遠遠不夠用了。
大唐的官位雖然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這些士人都會去擔任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忽略了這一點的唐代歷史小說,那就基本上是自說自話,看個樂子了。
士人壟斷了清貴官位,如果沒有皇帝提拔,他們不會允許類似李林甫一般出身的人擔任這樣的官職,更不要說沒有後臺又沒考科舉的牛仙客了。
同樣的道理,這些人,也不會擔任非清貴官位,比如說伎術官,這一類官員數量很大,如太醫院中的醫官,又或者是州縣當中大量的基層辦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