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們並不是固定居住在涼州,在這裏也沒有土地,但卻又是涼州長行坊的常客,往來於長安與涼州城之間。
這些人的來源,可能是破產的西域小商人,退役又失去田產的老兵,從關中來河西討生活的良家子。他們最後都變成了兼職打零工與駕車運貨,順便販賣點小商品的“特色人羣”。
兵募的對象,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人!
因爲他們沒有土地,亦是不影響地方上的農耕,所以成爲了兵募的首要對象。
沒錯,兵募是一種義務兵,帶有強制性,尤其是在河西邊鎮,官府一紙文書下來,連阿娜耶的養父李醫官這種失去雙腿的人都要義務從軍,將醫館當做診治傷兵的戰地醫院,就更別說那些失去土地孑然一身的“行客”了。
然而,行客們看上去遊手好閒,但實際上卻是關中到涼州之間負責轉運貨物的關鍵人羣!
他們駕車趕車,餵養牲畜,搬運貨物,維持着整條運輸線的正常運轉。
武周時期,邊鎮與長安之間的官方貨物運輸,是由國家的驛站系統來承擔。那時候,西域的兵馬還不像現在這樣有十多萬唐軍邊軍常駐。輜重需求沒有像現在這般恐怖。
然而饒是如此自開元中期以來,大唐中央財政就已然無力承擔這樣的巨大開銷了。這個窟窿還隨着與吐蕃爭雄的白熱化,而迅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