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晉平公去世,晉昭公繼位國君。
昭公繼位後,中原形勢鉅變:
公元前530年,魯國季孫意如封邑的邑宰南蒯,離間季孫氏的盟友,與同黨合謀驅逐季孫氏,最終雖目的未達,仍然造成了魯國內政的不小波動。
公元前529年4月,楚國爆發宮廷政變。楚靈王的三個弟弟聯合王室宗親,趁楚靈王駐軍乾溪,準備發兵攻打徐國之際,殺死太子。楚靈王聽聞噩耗,上吊自殺。
反觀晉國,昭公雖年輕,畢竟擔任國君已是第三個年頭。再加晉國內政穩定,外戰雖有,所到之處,皆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清算舊怨,樹立晉國霸主權威可說是恰逢其時。
於是,韓起、叔向提出,召集諸侯會盟。
由於此次會盟的特殊背景,叔向建議,此次盟會時機非常關鍵,意義非比尋常,要召集儘可能多的諸侯國,聲討魯國。爲此,晉國還向吳國發出了邀請函。
果然不出士文伯的預料,齊國已生貳心,拒絕參與會盟。齊國給出的理由是——只是清算魯國,而非有諸侯國對晉國三心二意,所以沒必要重溫盟約。故此,齊國不會參與盟會。
聞言,叔向親往齊國,動用三寸不爛之舌,軟硬兼施,威逼利誘,終於逼得齊景公承諾,界時定會如約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