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年,子產陪同鄭簡公去往晉國,攜帶大量貢品,未料晉君以他事爲由不予接見。鄭國使臣一行,毅然將晉國招待諸侯的館舍圍牆拆毀,以便將隨行禮品物什搬入住處。
爲此,晉國派出大夫對鄭國君臣一頓訓斥。子產與晉國大夫針鋒相對,脣槍舌劍,終於得到晉國諒解。
就在前一年,駟氏立嗣問題上,晉國企圖干涉,也是子產,巧妙的化解。
子產博學多才,見多識廣,難得的是謙遜有禮,慎終如始。他與晉國的叔向、吳國的季扎一見如故,互爲知音。他在與晉國的周旋中,既有針對,也有輔助。比如,晉平公生病,他前去問候並看診,對症下藥,獲得晉國的賞賜。
子產的外交表現,展示了一名出色政治家的風度氣節,在禮崩樂壞的春秋中後期,實爲一面耀眼飄揚的旗幟。
縱觀子產的一生,他在執政過程展示的思想折射出的光芒更是奪目——
“不毀鄉校”體現了以民爲本,給民議政空間的古樸的民本思想;“寬猛相濟”初露法家的治國理念;爲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他力排衆議,堅決執行到底,期間展露出的“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氣概令人折服。
他深信“天道遠,人道邇”,本着這樣樸素的唯物觀,他的執政更務實,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他深知人性“無慾實難”,在提拔選用人才時,注意賞罰,調動積極性,以便成事。
他對人性的“惡”也有足夠深刻的認識,所以他離世前,告誡繼任者遊吉“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