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顧整個戰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位人物——“國君派”的皰人濮和“華向派”的華登。
皰人濮一次獻計,一次詐稱華登已死,足見這位廚房高手,除了會烹製酒菜,還頗懂人心,膽量過人。
同樣是皰人,晉人屠蒯,執掌晉平公的膳食飲酒,卻不忘勸諫君王向善守禮。
小人物的閃光,在記錄帝王將相的史書中,雖只佔據一角,卻仍熠熠生輝——這是對小螞蟻的莫大鼓舞。
身處茫茫人海,雖只滄海一粟,平生所做,無非點亮自己弱小的生命而已。遇到大事大非,只要有機會,仍要努力進言出力。身後是否留名,留待他人評說,只管問心無愧,盡綿薄之力足矣。
至於華登,則又另說。他是叛臣裏年資最淺,卻又最頑強最血性的一員。
“國君派”迎來齊軍的同時,“華向派”也得到了吳國的支援,吳國是華登請到的。吳軍屢敗,“華向派”被逼困守南里,又是華登,冒死衝出重圍,求得楚國支持。
可以說,“華向派”的生機大都由他謀取。
以華登的勇氣、智謀、果敢、堅毅,爲何卻沒有幫助“華向派”一開始就佔據上風?比如,在準備扣留人質時就想好,接下來會面臨的各種可能性以及應對之策。如若不然,應該尋求更適合的與國君討價還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