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行寅的眼光見識跟其父相去甚遠,再加身爲晚輩,在士鞅面前總有些底氣不足,唯唯諾諾。
這一次卻不同。至少他的話比平時多,內容也算言之成理。最終,士鞅點頭表示認可。
於是,史上規模宏大的諸侯會盟的主題被偏離——從各國一道討伐楚國變成重溫昔日盟友情,從殺氣騰騰劍拔弩張掉頭化身爲一片和氣其樂融融的聯誼party。
中行寅因爲一己之私拼湊出的幾句緊扣時事的花言巧語,士鞅因爲一族之前途寧願放棄國家信用的險惡用心包裹的“審時度勢”,兩者合力,晉定公一腔光復昔日霸主聲威的躍躍欲試,被迫中道夭折。
諸侯各國各君各代表心情各異——
無關是非者,例如邾國、莒國、曹國,國小力弱,爲之稱快。本着能省則省的持國原則,不用出錢不用出兵,一場戰事消弭於無形,他們是樂見其成。
同樣無關是非,鄭國、宋國、齊國的想法又不同。
鄭、宋兩國是晉國的擁護者。晉國多年沒有組織諸侯會盟,各諸侯國之間強欺弱,大凌小,大有國在,兩國亦不能倖免,時常被裹挾其中。
若是晉國能重拾昔日的雄風,他們便能繼續狐假虎威,做個二流強國,安穩度日,不失爲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