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俄國人憑藉自己的聰明機變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嚐到了畢生最大的失敗,保衛了自己的家園。相形之下,楚國卻遜色許多。依靠申包胥死乞白賴忠君愛國的一腔熱忱,打動秦哀公,藉助秦國的兵力收復失地,楚人重歸家園。
當然,同樣是被驅離,吳國和法國的結局也不盡相同。戰役結束,法國的歐洲大陸的霸權夢算是踢到了鐵板,止步於此。與此同時,法國的同盟紛紛內訌,奮起反抗。
吳國的結局卻不然。以區區三萬兵力把傳統大國打得國王棄城而逃,這一彪炳戰績足以閃耀霸主缺失的春秋末年的天空。楚國遭遇空前重創,更令吳國的戰鬥力震懾諸侯。從此,吳國正式成爲中原爭霸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放下吳國暫且不提,大劫歸來的楚昭王安頓下來平復心情過後,必然要對戰事進行回顧,人事重新安排,論功行賞。
由於令尹囊瓦自殺,沈尹戌戰死,原右司馬子西被任命爲令尹,左司馬子期則升任司馬。沈尹戌之子沈諸梁被封葉邑,人稱葉公。
若論保護昭王、光復郢都,功勞最大的莫過於以下九位——鄖公斗辛、鄖公之弟鬥懷、鄖公之弟鬥巢、王孫由於、王孫圉、鍾建、申包胥、王孫賈、宋木。關於鬥懷是否需要以功臣論,令尹子西提出了異議。
昭王逃到鄖國時,因爲父親鬥成然被楚平王所殺,鬥懷曾想殺死昭王父債子償。雖然哥哥鬥辛斥責並且勸住了他,爲免節外生枝還與弟弟鬥巢一道護送昭王到隨國。雖然昭王性命無憂,畢竟鬥懷已起殺心,冒天下之大不韙,仍應追究。
經歷過劫難的昭王顯然成長不少,與太平盛世養尊處優的國王大不同。畢竟劫後餘生,王者的尊嚴面子暫放一旁,方能收拾人心。最終,昭王以“大德滅小怨,才合正道”爲由,不但不追究,反而要嘉獎。
功臣之中,要論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非申包胥莫屬。沒有他的執着不懈,沒有他置生死於度外的決然,秦國不會發兵支援,楚昭王還不知要流亡到幾時?楚國的郢都不知何時才能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