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成周的安全已經解除警報,鄭國趁人之危仍是惹惱了晉國。作爲晉國的忠實擁護者,魯國當仁不讓的成爲先鋒,替晉國出頭報仇。爲此,魯國發兵征戰鄭國的匡地。有兩勝在手的鄭國,上下正得意洋洋,對魯軍的到來準備不足,魯國如願打了勝仗。
對晉國來說,不必親自動手就能收穫鄭國的敬畏,算是件喜事。另一方面,魯國的忠心耿耿在中原風雲變幻的政治環境中更是難得可貴。
鄭國伐周,雖無主觀上與王子朝餘黨沆瀣一氣的動機,卻在客觀上助長了王子朝的氣焰,這與晉國一心要維護王室權威的願望是背道而馳的。
所以,雖事過境遷,晉國仍耿耿於懷。
“鄭國的跋扈已到了不可忽視的境地,僅是魯國出力仍不足以引起鄭國君主的重視。”周舍也是憤憤不平。
“討伐鄭國還需時間謀劃,對衛懷柔,怕是要擅長斡旋者前去邀盟纔行。”說着,趙鞅想了想,又道:“這兩件事......暫且如此安排吧。唉,世事多變,這一兩年發生的事情真不少,件件都關係重大。”
“世事變幻如風雲,誰能料到楚國竟不濟到要遷都避難?”說完,尹鐸長長嘆了一口氣。
楚昭王迴歸郢都的第二年四月,吳國便按捺不住再次對楚國發起進攻。這次的急先鋒是太子終累,這位年輕氣盛的將領不負衆望,首次率領軍士與楚正面作戰即取得大捷——
水軍乘坐船隻與楚國水師相遇,把楚軍上下端了個乾淨,包括水師元帥在內共九名楚國大夫被俘虜;地面對戰,楚國司馬子期所帥應戰之兵在繁揚被吳軍擊敗,倉皇撤退。
楚國上下由是大恐,令尹子西提議遷都。形格勢禁,郢都淪陷的陰影仍籠罩在楚國君臣的心頭,久久難以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