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人商談過後不久,對鄭、衛、宋三國的行動就此展開。
趙鞅對衛國之事尤爲上心,派涉佗、成何與衛國結盟。結盟本是力挽衛國,爭取讓其繼續擁護晉國,沒想到二人歸來後卻未能完成使命——衛國國君堅持不與晉國簽定盟約。
另一方面,宋國使者樂祁仍在押,隨着時序推進,已近三年。趙鞅不時向晉定公進言,陳說利害,不厭其煩。終於,晉定公鬆口,樂祁被釋放。
不幸的是,三年的軟禁生活對於這位養尊處優的權貴而言太過傷心以致傷身。在返回宋國途中,經過太行山時,樂祁一病不起很快去世。
人死是大事,本應儘快將其送歸故國入土爲安,誰知士鞅又出餿主意。他判斷,宋國定會以此爲藉口背叛晉國,不如將樂祁的屍身留下,做爲要脅。一旦宋國有背離晉國的舉動,還能多個把柄。
至於鄭國,顯然是大勢已去無心回頭,只能選擇出兵征討,這條線由士鞅跟進。士鞅率兵伐鄭時,有兩支外援加入——一是周王室派出的一支隊伍,一是魯國軍隊。
周王室自身難保,怎麼會派兵前來呢?說起來還得回到“王子朝之亂”。
三年前,鄭國率兵伐成周六邑,王子朝的餘黨儋翩趁機發動叛亂。收到消息,晉國立馬派兵戍衛成周,築城保護周天子。因爲晉國及時出手,周王室再次無虞。
第二年,王子朝的餘黨賊心不死,尹氏爲首的又來與儋翩會合,以期壯大聲勢,期待有所斬獲。不得已,周敬王只好退避姑蕕。還好,周王室的兩位重臣——單武公、劉桓公不負重望,將尹氏打敗,叛黨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