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衛國巴掌大的諸侯國,竟敢出爾反爾。雖然如此,畢竟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再小也是晉國國君掌管不到的地域。邯鄲卻不同。拋開姓趙不提,小小的邯鄲大夫憑什麼跟堂堂中軍佐叫板?再說大家是一家人,宗主在此,自可號令全族,違抗命令,豈不是故意挑釁?
從趙鞅的角度來看,五百人對新建成的晉陽城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城雖建好,還缺少人氣。把五百人放進去,能做的事情不少。
五百人本就是趙鞅跟衛國國君談判取得的勝利果實,是他的私有物。寄存在邯鄲已經免費被他們使用了三年,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現在卻想據爲己有,這叫得寸進尺慾壑難填。
所以,趙鞅生氣也是正常的。換作你我,借錢給兄弟姐妹,還錢時候對方推三阻四,你氣不?是不是要反目成仇了?更別說位高權重,平日裏人人對你尊崇有加畏懼敬仰,自尊心肯定更上一層樓,更不容許絲毫冒犯。
董安於走後,趙鞅的氣並沒有消,反而越燒越旺。
因爲人質事情的延宕,趙鞅已顧不上對付齊衛聯軍。正如齊國大夫邴意茲所料,晉國軍士去到垂葭時,齊衛聯軍早已揚長而去。當然,他們在河內地區做了不少破壞,算是人過留痕,到此一遊。
邯鄲氏那邊,趙午被扣押後倒是有幾名族人前來求情。但是他們仍然堅持將五百人質留在邯鄲,並向趙鞅陳說利弊,說是人質不在邯鄲不保,希望趙鞅能諒解。反正說來說去,就是想推遲歸還,不還最好。
兩連受氣,趙鞅哪裏忍得住?是可忍,孰不可忍,趙鞅一氣之下,下令刀斧手把趙午拉出去砍了!不僅如此,他還派人去邯鄲通報此事,大剌剌的放下狠話——你們的宗主已被處決,另外找個人繼承家業吧。
此事一出,趙府首先炸了鍋。趙鞅明確放話,事已至此,不許任何人再提。反正刀劍已經揮出,就等着看邯鄲氏繼承人的表現——諒他們不敢反抗,從此以後只能服服帖帖,順從聽話。
邯鄲那邊很快做出反應——接到父親遇害的消息,趙午的兒子、趙鞍的堂弟趙稷馬上宣佈主持邯鄲大局,併發誓要跟趙鞅決裂爲父親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