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月,趙稷草擬了一份聲明,派家臣涉賓送達趙鞅,大意是:邯鄲氏與趙鞅一支斷絕關係,從此再無瓜葛。同時警告趙鞅,殺父之仇非報不可,邯鄲氏不會就此罷休。
接着,邯鄲氏又將趙午被殺一事呈報晉國國君,請國君主持公道。
與此同時,他們把噩耗告知中行寅,請求他派人前來商量對策。
事情傳到晉定公耳中,晉定公毫不猶豫的站在趙鞅一邊。
作爲高高在上的旁觀者,在晉定公眼中,趙鞅是本族宗主,邯鄲氏是旁支,理應服從宗主的命令,處置趙午就是趙氏宗主對不順從的家人的懲罰。再有,趙鞅是卿,趙午是大夫,大夫不服從卿,即是不尊重居上者,有不敬之罪。
基於這樣的認定,晉定公下令,命上軍司馬籍秦派兵包圍邯鄲。
到目前爲上,籍秦的名字出現過幾次。平息“王子朝之亂”時,他負責將諸侯戍守周天子的軍士護送到成周,在平定禍亂的末期,他又護送周敬王歸位。雖非卿族,他的地位卻不低,原因無它——背靠中行氏,籍秦是中行寅的馬前卒。
之所以派他前去,想來一定是中行氏積極爭取到的。既然派的是自己人,對邯鄲氏來說,不會造成實質上的損害。
事情發展到這一階段,理論上趙鞅佔據上風,形勢有利。邯鄲氏除了趙午,也沒有進一步的損失。
很快,形勢陡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