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據晉國律法,率先發動叛亂者,罪不容誅。
“何時始禍者變成了本將軍?”趙鞅大爲不解。
“如果兩家據理力爭,判定將軍對趙午的處決是基於私人恩怨的行爲,那麼,討伐趙氏就合理合法。”
“趙氏兩支的恩怨何時上升到製造禍亂爲害國家的層面了?”趙鞅仍是一門心思鑽到“清理門戶”的死衚衕,怎麼也走不出來。
“三寸不爛舌頭勝過百萬之師絕非虛言,更何況兩家攜手,人多言密,很可能君主最終抵不住他們的勸說倒向邯鄲一邊。”董安於又急又氣,真想挖開趙鞅的腦袋看看這個自己一路陪伴長大的將軍到底是怎麼了,眼見事如燃眉,他仍遊離在狀況外。
“如果兩家整頓兵馬殺將過來,我們再反抗也不遲。”趙鞅沉吟片刻,說道:“現在情勢還未明朗,如果君主站在我們一邊,兩家對趙氏發兵就是爲禍者。最壞的打算,我們被界定成爲亂者,奮起反抗便是。”
趙鞅不願意冒險,因爲他始終堅信他有理,雖然兩家族大兵多,諒他們也不敢冒然挑事。
“話雖不假,可是一旦兵起,百姓遭殃,人口折損,城牆毀壞,趙氏辛苦多年的基業也會被波及。”董安於非常堅持,苦心勁說道:“如果提前做好準備,至少能庇護百姓稚子不受傷害。保住了人也保住了實力,對趙氏有利無弊。”
“提前準備意味着徵集糧草收拾人馬物資,這在外界看來就是爲反叛背國做準備,到那時,趙氏就真的成了爲禍者了。”趙鞅堅決反對這樣做。
“若無事先準備,怕是兩家人馬殺到,趙氏只能束手就擒。趙氏的前途重要,還是爲禍者的罪名重要?”董安於也不肯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