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國君也說趙鞅有錯,智躒就順水推舟,優化方案——既是三家都有錯,乾脆一併驅逐,國家得以安寧,禍亂就此平息。
晉定公又犯難了。一日逐三家?他下不了這麼大的決心。
箭已在弦,只差臨門一腳,智躒不得不再接再厲。他謊稱韓魏也同意他的做法,這是三家商議過後做出的決定。
晉定公一聽,三家都同意?如果是這樣,他好像也只能同意了吧?
智躒又加了把猛料——公室如此微弱,多是拜士氏一家獨大,再加中行氏推波助瀾所致。想想士鞅生前多蠻橫,根本不把公室放在眼裏,各諸侯國的國君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他們四處斂財揚威,如今諸侯只知士氏中行氏卻不知晉國國君。這是削弱兩家千載難逢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晉定公一想,自己如此窩囊,兩家的確要負主要責任。
按照智躒所說,把中行寅和士吉射驅逐後,換上的梁嬰父家族在晉國幾乎沒有根基,這樣的人好駕馭。至於士皋夷,雖是士氏的族人,到底是鳩佔鵲巢,底氣不足。如此以來,公室便可趁機收回他們擁有的一部分土地,此消彼長,公室實力不就增長了?
晉定公想得很美,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當然這是後話。難得有機會東山再起,哪怕想一想也可以,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