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鞅甚至想,智躒之所以將兩卿之位給到自己的心腹,爲的是鞏固智氏的勢力,也算情有可原。智氏力量單薄,多拉攏幾個雖有徇私之嫌,可誰讓如今的他獨攬軍政大權又跟公室親密無間呢?
從前士氏不也借職權之便大肆壓榨同僚,向諸侯小國收受禮物,恣意斂財?相形之下,智躒既是此次平亂的功臣,安插兩個人入卿位不是什麼大事。
從趙鞅的角度來看,跟智躒的關係彷彿一下拉近了。所謂境由心轉,心態轉變過後,對人的評價也可以翻天覆地。從前的嫌隙彷彿大雨過境被裹挾的煙塵,待到雨過天青,杳無蹤跡,只剩碧空如洗和隨之相伴的朗朗心情。
另一邊,聲稱小病不適的智躒卻是另一番心境。
相對趙鞅的歡欣鼓舞,智躒是意興闌珊,不止如此,甚至有些悶悶不樂。
得知衛國送給趙鞅五百人質時,智躒很是震驚,想不到衛侯對趙鞅竟如此懼怕,不惜如此討好。聽聞趙鞅把人質寄存在邯鄲,智躒笑了,是發自內心的嗤笑——趙鞅啊趙鞅,你自詡精明強幹目空一切,想不到作繭自縛如斯!
事後證明旁觀者清絕非虛言,因爲從頭到尾智躒都不是智商奇高的政客,不過是留心觀察而已。在這件事情上,他勉強跟上了董安於的節奏。
董安於也曾問過趙鞅,是否想借此拉攏邯鄲氏。透過字裏行間不難看出,董安於對趙鞅的處理是有疑慮的。只不過趙鞅正在興頭上,他不好忤逆他的心意。再者,他也認爲跟邯鄲氏太疏遠,是時候找個理由親近了。
智躒看得很清楚的原因與他跟中行氏的親戚關係有關。他太瞭解中行氏了,無利不起早。當初中行吳替智氏求情並非心甘情願,而是顧及到多一個幫手盟友幫助中行氏做大。卿位保住了,智躒很感激叔叔,但是他也付出了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