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姑布子卿一聽,惻隱之心頓生。他雖頑劣,不過逗貓惹狗,不事生產,打家劫舍傷害無辜卻不屑爲之。於是,他把老人扶回村,找到里長,說明緣由,託他幫忙照看。
爲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彌留之際,老人悄悄塞給他幾本陳舊斑駁的古書,輕輕對他說:“少年郎,我看你眉宇清奇,心地善良,將來必有大用。回去好好把書讀了,到絳都城擺攤看相,你的貴人在那等着你。”
少年漸漸長大懂事,也知整日瞎混不是個事,老人的一番話,馬上聽進去了。無奈古書艱澀難懂,實在看不明白,只得去名山古廟拜訪高人,花了幾年時間,終於把內容弄清楚。
在絳都城呆了近十年,因緣際會遇到董安於,把他帶進趙府,被引見給趙鞅。趙鞅對卜卦命相本無興趣,只是礙於董安於的面子,勉強接納了他,將他安置在府中,陪公子讀書。
因爲一次出征前的占卜,趙鞅終於留意到他,推薦給國君,最後被任命爲大夫。
同樣身爲大夫,姑布子卿跟董安於的際遇大相迥異。
董安於出身史官之家,自幼飽覽詩書,博聞強記,家學淵博,後來又任職史官、司馬、太守,他的知識體系多來自家族給予,再加天賦異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共同成就。
姑布子卿則相反,竹簡木牘看得少,江湖閱歷卻異常豐富。年少時期的四處遊歷,增長了他的見識,開闊了他的視野。再加十年的擺檔生涯,閱人無數,見聞無窮。舉凡人事,可說得上是洞若觀火,一眼就能參透本質。
除了入門的幾本書,走遍萬里路的同時,他也一路蒐羅奇書怪志,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他的所學,按照那個時代的劃分標準,都是野路子,非儒家正統。董安於格外看重這一點,這才選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