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個實力有差距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通常要藉助第三方——某一個大國從中協調。當然,也有不知天高地厚者,企圖以弱勝強,以寡勝衆,悍然與大國翻臉,就是要與強國一決高下。
曹國便是如此。
曹國是姬姓國,伯爵,開國國君乃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建都陶丘,疆域轄今山東省西南部。
曹國的疆域雖不大,地理位置卻很重要。以它爲中心,西北是衛,西南是鄭,魯居東北,宋在東南。可說是居於要衝,地處諸侯往來必經之地。因爲這層關係,曹國的經濟一度很亮眼。
西周時期,曹與魯同爲庇護周王室的東方姬姓國,與晉、衛、鄭,同列十二諸侯國。隨着大國爭霸浪潮的崛起,曹國也跟其它中小諸侯一樣,成爲大國的追隨者。
齊國率先崛起,齊桓公成爲春秋第一位霸主,曹國和宋國同是齊國的盟國,和平共處,聽命於齊國。
齊桓公病重,五位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齊國一片混亂,公子們忙着相互攻打,根本無心理會桓公的死活。最終,一代霸主齊桓公活活被餓死。屍體被閒置六十七天後,屍蟲從屍體上爬了出來,纔有人留意到他已死去多日。
第二年年初,終於決出勝負——公子無虧成爲新立國君, 這時,桓公才被入土下葬。
公子昭本是齊桓公認定的太子,雖有名份,奈何戰場失利,只得交出君位。爭儲失利的他逃到宋國,向宋襄公求救。宋國並非大國,只是跟鄭國實力相當的第二梯隊諸侯國。只因齊桓公死前曾委託宋襄公照顧太子,宋襄公曾許下承諾,不得已只得不遺餘力幫助太子昭返回齊國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