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僅憑宋國一國之力,根本無法跟齊國的兵力抗衡。於是,宋襄公向昔日的齊國盟國廣撒英雄帖,邀請各國諸侯發兵,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接替君位。
宋國只是中等諸侯,國力不強,相應的,號召力也不大。鄭國跟他平起平坐,懶得理會。魯國呢,對宋國也是瞧不上眼。最終,只有衛國、曹國、邾國派了些人馬來,略表心意。
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宋襄公親自率領本國大軍,連同三國軍士向齊國進發。
聽到諸侯聯軍望齊而來,齊國上下頓時慌亂起來。
首先,公子昭是先君所立,由他繼承君位有合法性。再者,形格勢禁,宋國君主竟然親自帶兵,可見是有備而來。他們判斷,諸侯國肯定派了不少精兵強將,思及此,更是亂了手腳。
再有,管仲病重時一直提醒齊桓公要嚴加防範三個陰毒小人——豎刁、易牙、開方,齊桓公卻拋之腦後。齊桓公病危,正是他們聯同公子無虧作亂。可以說,沒有他們興風作浪,君位順利交接,就不會引來大兵。
國人本就痛恨他們,此時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避免交兵。於是,他們選擇把三個小人和公子無虧殺死交差,應對來兵。
就這樣,兵不接刃,公子昭被風風光光的迎回國當上國君,是爲齊孝公。
因爲這件事,宋襄公聲名鵲起。名氣、權勢如同膨脹劑,令人迷了眼睛,看不清楚現實,無法正視真實的自己。
偶然的勝利讓宋襄公昏了頭。齊國自顧無暇,中原恰好霸主缺席,他竟萌生要取而代之的想法。儘管朝中大臣極力勸諫,“商已不得天佑久矣,以小國之力會諸侯,乃是背天違義,非福而禍。”可是宋襄公什麼也聽不進,執意要謀劃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