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田乞的想法或許是——鮑牧算是扶立齊悼公上位的功臣之一,無論如何,都要念着這點功,給人家幾分薄面。儘管鮑牧嘴賤,冷嘲熱諷,畢竟只是在私人聚會發幾句牢騷而已,罪不至死。
齊悼公把鮑牧處死,只是快意恩仇,發泄私怨,還是借題發揮,警告田氏?
狡兔死,走狗烹。坐穩大位的齊悼公已非昔日惶惶之犬,君威已立意味着變幻難測。今日殺鮑牧,明日指不定就要尋個藉口拿田乞開刀。把這兩家削平,公室既能壓倒權要,他這個國君又能穩穩當當的做下去。畢竟,我行我素、胡作非爲的國君比傀儡可要自在舒服得多。
出於自保,田氏恐怕更傾向於防患於未然,先下手爲強。
田乞的想法也有可能是——看在鮑氏跟自己多次同仇敵愾的份上,田氏默認兩家共存,互不侵擾。想不到齊悼公來個神操作,替田氏剷除了未來一定會面臨的政敵。這麼一來,田氏離國君之位只有一步之遙,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齊悼公殺死。
殺害齊悼公的,除了以上三方勢力,還有一種假設,是國氏、高氏的餘黨策劃了這次刺殺。
四年前,齊景公去世。顧命大臣國夏、高張被田氏、鮑氏聯手攻擊,不得不流亡他處。兩家雖已被逐出齊國的政治舞臺,作爲“天子二守”,兩個家族在齊國辛苦耕耘一百六十年,絕對是人口衆多、權勢顯赫。
他們在齊國的親友故舊、黨羽門生一定不少,這些人具備相當政治能量,在齊國政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事發突然,田乞、鮑牧發動突然襲擊,國夏、高張第一時間趕到公宮,保護新君,應該是沒有動用家族武裝。也因此,二人離開後,兩個家族的元氣並未受損,只是把齊國排位第一的話語權拱手讓出,田氏順勢取而代之。
另外,齊景公病重時指定的太子雖被殺害,但是一定有一班忠君守義的朝臣是擁護太子、反對齊悼公的。可以預見的是,齊悼公上位後,他們遭到了嚴厲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