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笠澤之戰”後,吳越力量對比發生實質性變化。吳國的琵琶骨被控制,七筋三脈被打斷,只能苟延殘喘,靠僅存的一口氣勉強續命。
事隔三年,越王再次親率大軍討伐吳國。
聽聞越兵前來,吳國上下震恐,人心大亂,吳王是一籌莫展。“笠澤之戰”爆發前夕,吳國遭受十年不遇的乾旱,作物收成只有豐年的三成,餓殍遍地,叫苦連天。旱災疊加多年征戰國庫空虛引發的民怨沸騰,可說是給本已不濟的吳國經濟雪上加霜。
若是那場戰役打贏了還好說,輸家賠錢賠奴隸,吳國還能借機發筆小財。誰知天命難違,偏偏大敗,損兵折將,傷了元氣,臥牀不起。
經濟、軍事接連挫敗,整個吳國氣氛低迷,瀰漫着一股絕望悲觀的氣氛。軍隊也無心作戰,名將有的戰死,有的病亡,一切都展露出窮途末路的景象。
昔日的老虎成了病貓,從前溫順的綿羊掀開皮囊竟是條大野狼。大野狼來勢洶洶,劍指病貓咽喉,病貓被野狼氣勢震懾,早已無力反抗,只能盡力躲藏,以求保命。
越兵到達吳國都城,排開隊形,嚴陣以待,準備迎戰吳軍。他們失望了,吳國關閉城門,拼命死守,任憑越國如何辱罵,只是一聲不吭。越王勾踐站在城門前,嘴角帶着一絲冷笑,仰望這座城池,一股驕傲從心底升起。
一隻被呼來喝去的綿羊,並非偶然撿到武學祕籍或是上古修仙得道的奇書,突然搖身變成爪牙鋒利的野狼,而是數十年養精蓄銳席不暇暖殫精竭慮修煉而成。
可憐不可一世的猛虎,低估了綿羊的決心,自作孽拖垮了身體,綿羊纔有機可趁。
城門是吳王最後的倔強,在越王看來,則是吳王僅剩的尊嚴。他不着急,一時半會拿不下也沒關係。報復的最高境界不是一刀將對方斃命,而是慢慢放血將其折磨至死。吳王越是驚懼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擔驚受怕越王越是享受,唯有如此,那些年他在吳國受盡的凌辱才能消解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