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盾所處的時代,是晉國在中原大放異彩的年代。晉楚爭霸如火如荼,維繫晉國霸業是身爲首席執政兼中軍元帥的首要任務。在這一點上,趙盾可說是不辱使命。
可是,他的過失也不少。
立儲問題上優柔寡斷,以致於與秦國結下血仇,之後數年雙方數場戰事,皆因他而起;一日殺五將,震驚朝野,行事太過殘暴;先克之死,雖然跟年少輕狂傲慢無禮蠻橫衝動有關,趙盾的責任也是顯而易見的。
身爲叔父長輩,趙盾應該適當給權扶助先克成長爲要,之後再慢慢委以重任。而不是爲了報答先克對自己的支持,讓二十歲不到的他任職中軍佐。年輕識淺卻手握巨大的權力,一言不合就凌人欺壓,胡作非爲,最終樹敵太多,招來殺身之禍。
晉靈公被弒,身爲執政,趙盾應該負責追究責任。可是他卻保持沉默,明眼人都猜得到是趙朔行的兇,趙盾的態度顯然是有心庇護自家人。史官董狐說的對,趙盾有弒君之罪。因爲趙朔所爲,目的是報復晉靈公,完全可以理解成趙盾的授意。
趙鞅所處的時代,晉國霸業從日薄西山到幾乎不再提起。後期即使有,也是跟鄭、衛、魯三國的吵吵鬧鬧,或是跟齊國橫眉豎眼,再沒有從前跟楚國爭雄的氣焰陣仗。
趙鞅面對的主要矛盾是晉國各卿族的明爭暗鬥,兼顧平王室之亂,有時是衛鄭不聽話,率兵恐嚇,一展大哥威風。
“亟治之難”,趙鞅有難以推脫的責任。因爲他的衝動,差點將趙氏送上斷頭臺。此事還引發士氏、中行氏叛亂,兩家還糾結中原諸侯國跟晉國公室公然對戰。花費八年時間,禍亂才完全平息,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勞民傷國。
這件事情還洐生出一個惡果——趙氏和智氏反目。並非趙氏畏懼智氏,害怕與之競逐。冤家宜解不宜結,沾滿鮮血的仇恨,只能用血償還。這是爲趙家埋下禍患的種子,不知何時開出毒花苦果。
當然,趙鞅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所做所爲,推動趙氏家族強大的同時,也讓他躋身史冊,留名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