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口口相傳之下,所有賣姜的人似乎很快就形成了一個默契,就是最好的姜賣到黃泥村,中等和差點的賣到杜格街上。
即便單戶人家賣給胡銘晨家數量少了,可是,然而願意來他家賣姜的人大幅度飆高,這就使得他家的收購量很快就達到了每天一千斤的收購量。胡銘晨家一下子就顯得比以往更加忙碌。
一毛五的價格也不是一成不變僵固在那裏的,爲了隨時掌握市場的價格脈動,胡銘晨每天放學後,都會到街上幾家收購生薑的門口轉悠一下。
胡銘晨就是個小學生,還揹着書包,因此走到哪裏都不會顯眼,更何況,那些人忙着收姜,也不會有人在乎他的存在。
爲了確保收購最好的生薑的價格優勢,胡銘晨當發現街上出現價格波動之後,他回到家也會要求胡建軍和江玉彩在第二天跟着調價。
在收姜的一開始,很多人還會心有餘悸,價格始終維持在低價位,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外面有人有人來到杜格鄉收購生薑之後,價格就開始出現了上漲的行情。
偏僻落後,會讓當地人對外界的訊息獲取上出現延遲和落後,但是外面那些來收姜的人,這一點就敏感得多。他們有些人甚至已經從終端信息的獲得和分析上,大概知道了今年的價格趨勢,最起碼不可能還會像去年那樣虧,剩下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
有了這樣的判斷,提價搶購生薑就成了勢在必行的常態。
伴隨着的是,胡銘晨家對好姜的收購價格也從一毛五慢慢漲到了一毛八,兩毛。按照胡銘晨的設定,他家始終維持着至少三分錢的價格優勢。
雖然胡建軍和江玉彩一再叮囑那些賣姜的不要曝露他家花高價收好姜的事實存在,然而怎麼可能會一直瞞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