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領悟到此,一陣彩色神光飛過,自己飛出那“天地寶鑑”,隨自己飛出來的還有一卷書,此經卷名《道化寶鑑》。見到只有鎮元大仙的幾位高真弟子,選擇一座位,打開書卷,一心查看。
道化寶鑑有六化,六化之寶有天下。何爲六化?一爲道化,二爲術化,三爲德化,四爲仁化,五爲食化,六爲儉化,由此六化,化氣天地。
第一道化: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爲元精,用之爲萬靈,含之爲太一,放之爲太清。是以坎離消長於一身,風雲發泄於七竅,真氣燻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是謂神化之道者也。?
張玄楚想道:“這方法可爲,但世人恐怕不明。”
什麼是道化呢?意思是:道的外在表現,是由虛無中產生精神和意識,精神和意識中產生孕育個體的元氣,這個元氣凝聚轉化形成個體,個體的形狀千差萬別,構成現在的物質世界。
道的內在本質,則是由個體形態轉化爲元氣,元氣轉化爲精神和意識,精神和意識迴歸虛無,在虛無中沒有形態的差別,本質上是相通的。
古代先賢至聖對萬物個體從產生到迴歸自然這個循環過程發生的原因,進行了及其深入的考察,明白了萬物如何創造出來和進行轉化的原理,忘掉自己的身體存在,專心培養自身元氣,而後忘掉元氣專心滋養精神和意識,最後進入虛無境界,連自己的精神和意識都忘掉了。
虛無和自己的身體之間相通,就達到了通常所說的大同狀態。因此,已經與道融爲一體的先賢至聖們,其道在不顯現出來的時候,就以元精的形態存在於體內,在表現出來的時候,可以顯現爲萬物;在隱含的時候爲太一,即虛無狀態,向外釋放出來的時候即爲太清,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