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陰陽者,陰氣和陽氣相互調和,沒有根莖而可以生長出靈芝蘑菇來;乾燥和潮溼相互包容,沒有母體而能育生出毒蟲來。因此人們體悟陰陽並以陰陽調和爲根,模仿乾燥和潮溼相互包容並悉心養育,沒有不成功的。
我於是知道,陶冶鍛鍊金木火水土五行是火的自然規律,江河的川流不息是水的自然規律,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現象的的循環更替,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意識和萬物的發生,是自然變化的規律。於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通過對它物的體驗而瞭解自己身體內部運行規律,通過對自己身體內部運行規律的體悟而懂得了道的本性。
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爲人處世表現爲幽靜而且隱匿,於是就無法判斷他的是與非。
一動一靜兩物相互摩擦產生火;乾燥空氣和溼潤空氣相爭生成水;水和火相互排斥生成雲;將盛放着熱水的瓦罐投入水井中,會產生冰雹;吸口水背對陽光向空中噴灑水霧,可以形成彩虹。我於是知道,陰陽可以被招攝,五行可以被使役,天地可以被改變構造,日月可以被我改變運行規律。有的人聽到這樣的話,必定會認爲是荒誕無稽之言。
殊不知人的形體頭圓而足方,似天圓地方;上半部身體動而下半部身體靜,似天空風雲變幻而大地沉默無言;五臟運作體內,似天地間五行生生不息的循環;雙目列於形體表面,似日月列於天地之外。這也是天地構造的方式呀。
五常之道者,分之爲五事,屬之爲五行,散之爲五色,化之爲五聲,俯之爲五嶽,仰之爲五星,物之爲五金,族之爲五靈,配之爲五味,感之爲五情。所以聽之者若醯雞之遊太虛,如井蛙之浮滄溟,莫見其鴻蒙之涯,莫測其浩渺之程。日暮途遠,無不倒行。
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則得其理,忘其理則得其情。然後牧之以清靜,棲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氣,符我心靈。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間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