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爲一名學道之人,在面對功名富貴之時,首先應當想到,一個人縱使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知名度,最終也是要離我而去的,沒有一個真實的存在,到人身死命終之時,只有自己一生所造的善惡之業跟隨自己,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當學道之人看破名利之時,他才能夠不受名利的誘惑,進而能夠安心修行。
第四種心是要怕今生造下惡業,將來一墮地獄和轉世爲下等生物者無人救護,學道之人應當明因識果。在修學道法的過程中,始終要將因果放在心中,時刻銘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時常畏懼惡報之苦,在日常修行生活中,時刻要想想如果人造作種種惡業,將會遭受境遇不同的苦報,或來世或生生世世在地獄之中受各種各樣的苦難。修學之人若能時常念及地獄衆生所受的各種苦難,想到假使自己投生地獄後無人救拔出離苦趣,那種對世間五欲六塵的貪戀之念就會減少許多,造作惡業的念頭也會當下熄滅。
與此同時,他們的善念善行也隨之增加,爲自己的將來種下了善根,將來也會遠離苦趣。
第五種心是要知現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間若此息一斷,則再求今日參禪學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況受用富貴乎?人的生命其實很脆弱,一息不來,一期生命也就終結了。
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看看我們周圍的人,少年夭折者有之,英年早逝者有之,能夠活到耄耋之年的人,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人與萬物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天災人禍、貧窮疾病隨時都有可能奪去人的生命,一個人也許剛纔還有說有笑,一息不來,頃刻之間就陰陽兩隔。對於生命如此短暫和脆弱,我們要珍惜生命,善用人生來精進修道,不要將修行的事都拖到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一旦學道者失去人生,再想用功修行,已經沒有這樣的機會,更談不上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了。以上是學道之人應當懷有的五種心。
這五種心不僅是對修道之人的勉勵,就是對當今的修行者也是一種警策。願現世的學道之人,在身心放逸之時,多想想這五種心,你就一定能夠懸崖勒馬,心繫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