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大新聞,報紙上吵了好幾日,在京的人多少聽了幾耳朵。
更別說,滬上著名佈景師助陣的鶯歌舞臺,好似還要和長樂戲園打對臺,說來明日就該見分曉了。
紀霜雨本人反而聽得笑了一笑。
在這個各種思想湧動碰撞的年代,大家都在尋找未來的方向,傳統與創新該當如何抉擇,太多人有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支持完全創新,廢除舊劇。有的人認爲擇其善者而從之,改良舊劇。也有鄒暮雲這樣完全舊派的人,認爲用佈景機關不算好漢。
這些是這個時代的特點,無數次試錯、改良之後,纔有了紀霜雨在時間線另一端所看到的。他自己因爲知道未來,才格外篤定,得以引導市場提前找到正確的方向,與對華夏藝術的自信。
紀霜雨開口道:“鄒部長,我在長樂戲園身居導演一職,正是對劇情、佈景、燈光等一切舞臺事宜做總體設計。”
鄒暮雲訝異地看着他,也因爲是他,面上並無不愉快,只語重心長地教導:“你還年輕,可知一句話,‘戲以人重,不以物貴’!”
“您說得有道理,但請容我分辨,”紀霜雨指了指正在上演的新劇,“傳統戲曲是虛,是無,卻也是一切,是演員所在處即有佈景,是以表演動作令這臺上想要它是戰場便是戰場,要它是宮殿就是宮殿!
“這確是華夏哲學體現的美。但是,加入恰到好處的舞臺美術修飾,未嘗不能產生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只要它不違反傳統戲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