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那些走投無路的草原百姓們呢?
他將所有的見聞寫到了奏疏之中:「韃靼控弦十餘萬,多畜貨貝,稍厭兵,乃徙幕東方,若以物換物,則日滋月息,即令韃靼、吉囊等部落,衆三四十萬。」
「然草原競奢之風甚囂,徒慕金銀之物,捨本逐末,盛耶?衰耶!」
朱純十分肯定,韃靼王、臺吉、奴酋的只帶走銀幣,不帶走物資的做法不對。
按照大皇帝的財經事務理論,貨幣分爲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而銀幣的使用價值近乎等於零,而其本身充當的就是交換價值,這些是決定了銀幣成爲一般等價物的原因。
這不交換的銀幣,就像是沒有農夫耕種的土地一樣,一文不值。
把銀幣拿走,然後屯在部落裏,等到白毛風來的時候,既不能買煤生火,更不能購置布絹遮風,沒有鐵鍋他們只能用皮兜着水煮食,沒有鹽巴他們會虛弱無力。
朱純纔會說,捨本逐末,盛耶?衰耶!
朱純的想法,從邏輯上講,完全是對的,他的道理也是絲毫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