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們的富有,是肯喫苦,肯出力氣,肯腳踏實地,肯踏踏實實,不畏懼風霜雨雪,更不怕辛勞奔波,他們的貧窮若是和遮奢戶相比,又是如此的明顯。”
朱祁鈺平靜的問道:“你在埋怨朕,埋怨人人都在稱聖明、英明的皇帝,爲何沒有掃蕩天下疾苦,爲何沒有大庇天下黎民,安有業、入有居、勞有得、闔家盡歡言。”
于謙、姚夔等一干臣子立刻就緊張了起來。
“兒臣心中的確有怨氣。”朱見澄大大方方的承認了,天下黎民期盼英主,結果英主治下的大明江山,還是處處充斥着苦難,流離失所,這算是什麼英主?
“上知不移。”
“李賢、陳宗卿、姚龍、陳汝言、徐有貞等,聽聞兒臣疑惑,便是大笑,他們給臣的答案大抵是一樣的,他們說兒臣看到的苦難根本不算是什麼苦難。”
“十數年前,兩廣生民南下西洋逃離,福建兩廣,甚至是江浙,都有百萬民亂,沸沸湯湯,雲貴川黔百姓逃入大山三十餘萬,南衙僭朝束手無策,陝西、甘肅、山西,百姓甚至要套入韃靼麾下求活。”
“民亂四起,盜寇羣生,百姓顛沛,流民無數,方爲苦難。”
“現在太子南巡還得想發設法才能看到的苦難,在十數年前,只是尋常,地方官僚想瞞也瞞不住,家事國事天下事,不可能事事順意。”
“兒臣生下來之後,記事時,大明萬象更新,兒臣巡視南衙時,大明新政已初有成效,地方官員極盡全力想要兒臣看到的善和美是真的,孩兒自己看到的苦難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