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記得自己南巡的時候,和于謙、李賓言、陳宗卿等人即便是坐在村頭的柳樹下,那迫害楊鐵的小楊善人都不敢招惹,在湖口縣鐵鎖橫江,那碼頭上的大壩頭金三爺,打遠一看,就知道來者不善,語氣頗爲恭順。
金三爺,就是湖口縣渡口的大把頭,被朱祁鈺一騎槍正中心口,給打了個心花怒放。
太子看衆人都能聽懂他的意思,才繼續說道:“如此三個月,兒臣外出行走,百姓們終於不再避讓,雖然他們仍然知道兒臣是貴人,但多少願意跟兒臣說話。”
“有一戶老農,有兒女四人,卻無人供養,只能住在山裏,養着三畝山田爲生,山田本就貧瘠,結果當地的縉紳、糧長仍然要上門討要藁稅、谷租和私求,這老農家裏無糧,兒子不孝,遂死。”
“另有一戶,因爲不堪藁稅、谷租和私求逃入大山,種植了山田,到了傍晚,放下鋤犁,拿起了簸箕去山裏採野果,卻不慎遭遇野豬,被野豬拱了一下,遂死,兒臣看到的時候,此戶翁媼正欲死,被兒臣救下,送至養濟院。”
“江西饒州府安仁縣大水,百姓田沒屋浸,兒臣在安仁,查看縣庫的時候,發現裏面的糧食,上面爲了迎檢鋪一層新糧,兒臣蹲下查看,發現底下略有腐爛之糧,最底下的糧食卻化成了土,考成法以來巡視嚴密,便不敢大張旗鼓的竊府庫爲私,只敢竊一點,但他們還是任由糧食糜爛庫中,也不肯給百姓分毫。”
“仍是在江西都昌,兒臣見豪奢之家錦衣玉食,穿金戴銀,不僅如此,他們隨行的箱子裏碼着整整齊齊的銀幣,一箱又一箱,着實耀眼,而他們家裏養的狗,卻是常年喫肉,說是如此纔有兇性。”
“兒臣以爲此言甚是謬也,那些狗,看到了緹騎們,趴在地上,甚至連嗚咽聲都不敢發出,惶恐躲閃。”
“南衙織造戶,年年壓金線,秀嫁衣,自己出嫁若是有一襲紅衣,也算是極其珍貴了,大抵是要珍視一生之物,可大多繡娘出嫁,都只有紅色的頭繩。”
“兒臣在南衙問了應天巡撫李賢,松江巡撫陳宗卿,江西方伯姚龍、兩廣總督陳汝言、巡河總督徐有貞,爲什麼大明的百姓如此的富有,卻又如此的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