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看到了什麼?”朱祁鈺問起了太子的見聞。
太子的表情非常奇怪,帶着幾分稚氣的面色五味成雜,他又是沉默了許久才說道:“兒臣本來看不到,有些人不想讓兒臣看到那些貧窮。”
“就像是有人想要織造出一張密集的大網,告訴兒臣世間美好,後來我還是看到了。”
太子是儲君,能瞞得住他一時,絕對不可能一直瞞着他,那些迎檢特別準備的節目,朱祁鈺其實也碰到過,爲了展現一些儒家六德,搞出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兒,比如朱祁鈺在南巡到泰安州的時候,泰安州搞得捨身崖。
若父母生病,子女從那捨身崖輕輕一躍,粉身碎骨,可換的父母平安康樂。
這真的是孝道嗎?
顯然,朱見澄在南巡的路上遇到了類似的事,才引起了他的警惕,最終他戳破了那層網,看到世界的全貌。
朱見澄繼續說道:“兒臣偷偷跑了出去,帶着三名緹騎和兩個番子,就上街親自去看,結果,沒人願意跟兒臣說話,兒臣才知道,兒臣走路,都和百姓不同,孃親從小就教兒臣,應該如何走路,應當,矩步引頸,俯仰朝廟,束帶矜莊,徘徊瞻眺,方纔器宇軒昂。”
朱見澄身上掛着很多的零碎,都是各種各樣的掛飾,玉鉤、玉佩、玉珩、衝牙、璜、玉花、玉滴等等出席場合不同,都要換着花樣帶,這些掛飾若是走路不穩,做不到腳踏四方,就會叮鈴叮鈴響,這是儀態。
太子的意思很明確,他要和百姓打交道,就要先變成百姓,才能和百姓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