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麻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皺眉道:“你小子幹什麼的?是不是奸細?”說着上來就推搡晏軻,晏軻並不躲閃,滿臉堆笑,指着板車上的店鋪標記,點頭哈腰地說道:“城南張記雜貨鋪,送貨的。”
李麻子臉色稍有緩和,道:“哦,你們掌櫃的我認識,是個活絡人。你小子會跳舞?讓老子看看。”晏軻走上前,手臂伸直,雙手繞花,走了幾個十字步,眼神生動細膩,動作輕盈大方,王太太等一干人看了也大聲喝彩。
那王太太對李麻子說:“看見沒有,人家這才叫英俊小生,多來幾個也能給姐妹們提點神!小哥,過來,手把手地教姐姐一下。”
李麻子見狀,暗罵:這婆娘的騷勁看來犯了,也好,省得老子去哄。於是點頭道:“不錯。小子,你過來教教這幫笨蛋,不好好學的,給老子狠狠地打。”那王太太聞言作勢要追打,李麻子丟下一句“繼續練!”,踱着步走了。
李麻子走後,晏軻拍了拍手,把那羣女人召集了起來,將幾個基本動作進行了分解教學,講解得有板有眼,在強調眼神和表情時,他時不時地插科打諢,將王太太等人逗得開懷大笑,有幾個婦女還顯出一臉花癡狀。
看到局面和諧,眼鏡男抱拳向晏軻表示感謝:小兄弟,多虧你了。晏軻納悶,趁着讓那羣人自己練習的間隙,與眼鏡男攀談起來。
原來,鬼子佔領交城後,立即部署了奴化教育,嚴令民間的秧歌班、說唱班等必須排練加入賣國思想的節目,否則一律解散。交城著名的馬家班班主帶領十一名徒子徒孫集體跳樓,以示抗議。不久,秧歌藝人大多遠走他鄉,全縣已無真正意義上的秧歌班。
這眼鏡男上午接到縣維持會的指示:爲了迎接近期重要長官的視察,文化團務必排練一個載歌載舞的節目,武會長指令跳秧歌,說秧歌是山西民間舞代表,能深刻表達交城百姓對皇軍的愛戴以及由衷的歡迎。
但交城現在上哪找跳秧歌的?別說完整曲目了,會扭身子的都不多。眼鏡男好不容易找到一些平時愛跳交際舞的富太太和鄉紳子女湊數,但這幫人的氣質實在太差,使得原本輕靈歡快的舞步,怎麼看怎麼像掻首弄姿,簡直就是丟人現眼。
眼見天色漸暗,秧歌隊略作休息。晏軻一心想着如何加入,但直接提出來,似乎太明顯。他心念一動,對着大家說:幾位兄弟,各位姐姐,小弟我是打雜的下人,今日有緣與大家相識,感覺非常愉快,今後要靠大家關照。如果需要些日用百貨、胭脂口紅什麼的,小弟我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