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據說,它們是要叼食浮游到海面的小魚。但這種解釋非常可疑,因爲我看了那麼久,沒見到一隻海鳥叼起過一條小魚,而它們在狂風中貼浪盤旋的體力消耗,又是那麼巨大。即使叼到了,吞噬了,體能又怎麼平衡?
它們,到底爲了什麼?
一種犧牲的祭儀?一種求滅的狂歡?或者,我心底一笑:難道,這是一羣遠行到邊極而自沉的“屈原”?
突然想到兒時讀過的散文《海燕》,高爾基寫的。文章中的海燕成了一種革命者的替身,居然邊飛翔邊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海旅既深,早已懷疑,高爾基可能從來沒有坐着小船來到深海遠處。他的“暴風雨”,只是一個陸地概念和岸邊概念。在這裏,全部自然力量渾然一體,籠罩四周,哪裏分得出是風還是雨,是暴還是不暴,是猛烈還是不猛烈?
在真正的“大現場”,一切形容詞、抒情腔都顯得微弱可笑。這裏的海鳥,不能幫助任何人寫散文,不能幫助任何人畫畫,也不能幫助任何人創作交響樂。我們也許永遠也猜不透它們翅膀下所夾帶的祕密。人類常常產生“高於自然”的藝術夢想,在這裏必須放棄。
四
我們的船伕,是島上的原住民。他的那個島,比雅浦島小得多。
他能講簡單的英語,這與歷史有關。近幾百年,最先到達這些太平洋小島的是西班牙人,這是歐洲人在“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半道歇腳點。德國是第二撥,想來遠遠地拾撿殖民主義的後期餘暉。再後來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和美國了,這兒成了遼闊戰場的屯兵處。分出勝負後,美國在這裏留下了一些軍人,還留下了教會和學校。
“每一撥外來人都給島嶼帶來過一點新東西。這個走了,那個又來了。最後來的是你們,中國人。”船伕笑着說。
船伕又突然靦腆地說,據島上老人傳言,自己的祖輩,也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