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浪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說道:“下面的話也是我最近才悟出來的。今天還是第一次拿出來對別人講。中國古代有‘圍棋十訣’你知道吧?”
我搖頭。
她開始放慢了語速,“一、不得貪勝;二、入界宜緩;三、攻彼顧我;四、棄子爭先;五、舍小救大;六、逢危須棄;七、慎勿輕速;八、動須相應;九、彼強自保;十、勢孤取和。這是唐代的一個國手王積薪提出來的。這十句話仔細想一想,每一句話的重點都在於守,讓你小心。不能貪勝,說的是你要適可而止,不能過度。幹什麼事情,你一貪就壞,所以它擺在第一。圍棋你贏半目和一目半都是贏了,就可以了,你明明只能贏二目,你非要贏二十目,那就不明智了。中國的中庸思想就是這樣,你適可而止,不得貪勝。入界宜緩,你要侵犯到人家那裏去,不要着急,慢慢地來,不要急於侵犯人家。攻彼顧我,進攻人家要顧到自己,必須考慮自己,你盲目去攻,自己到處都是破綻,這種攻是不行的,你首先要顧到自己,自己沒有破綻,才能去攻人家。匹夫之勇不可提倡。棄子爭先。你棄子才能爭先,要搶先手,就要付出代價的,放棄才能搶先手。什麼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世界上好處都是給你得的,沒有的,不僅是下棋,做人就是這麼做。舍小就大。你要大的,就要舍小的,連小的都不能損失,那是不行的,必須有得有失,一個人幹任何事情就要有得失。通過學圍棋就要懂得得失關係,人的一生最後總結得比失多一點,就成功了。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得或都是失的,舍小就大。逢危取棄。碰到危險你就放棄,不要抱住不肯放。慎勿輕速。你的速度,什麼東西都不能太快,輕舉妄動是不行的,幹什麼事情也是如此,每一句都告訴你,做人要謹慎,要小心,兢兢業業。動須相應。你的行動要有照應,不要單幹,蠻幹更不行,下棋也是這樣。彼強自保,人家強了,你還得保,人家很強大,你盲目地攻擊人家,是傻瓜。勢孤取和。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仔細一想,這十句話都是教人必須要穩,沉得住氣,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
我不禁叫絕,“姐,你說得太好了!我發現我們國家的很多外交政策好像就是按照這個來的。”
她頜首而笑,“是這樣。所以很多人不懂。因爲現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已經不多了。前面我還沒講完,你繼續聽我講。其實人生也是一樣,要謹慎,謹與慎都很重要,不能夠很輕率地行事。決定不能太輕率,太貪婪,不僅僅是下棋,這裏面有做商之道、從政之道、做人之道,其實都在裏面,所以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就像人生出來了,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這就等於佈局。你走得挺好,一關關都通過了,你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是你佈局很好,對以後發展有利,容易找到好工作,中盤有利於你。局面沒布好,中盤戰鬥就不利。你小時候沒讀好書,那對你以後不利,就失去了很多機會,就被動了。你到了中年或者青壯年,更要奮鬥了,更要下功夫了。但是這還來得及,中盤戰鬥發力吧。局面開好了,你也不要得意,一得意也壞了,你以爲你是老大,你就很傲慢,你還得好好學呢,你只不過唸了大學,你只是掌握了基本知識,你還沒了不起的才能,你還要到社會上好好去摔打,去磨練呀,還要學很多很多知識。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中盤過後,還有好多結局。我們講不要有五十九歲現象,什麼都好,最後結局壞了,就糟糕了。一着不慎,滿盤皆輸。所以下棋和人生是一樣的道理。”
我聽得如癡如醉,不住嗟嘆。
喫完飯後她非得要和我下棋,因爲她聽我說這裏有那東西。我不勝惶恐,因爲我完全可以預料到自己的慘敗。
可是她非得要堅持,“你和姐下棋,純粹是爲了娛樂,勝敗無所謂。你這地方如此情景、雅緻,不下棋就太遺憾了。”
於是我泡好了一壺茶,然後和她席地而坐。她看了看四周後笑道:“馮笑,你這裏差兩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