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浪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離開他辦公室後我一直在想他剛纔說的那些話。在他辦公室的時候我似懂非懂,而現在,我霍然地明白了——他是在提醒我不要去觸及別人的隱私。
我頓時汗顏不已。想到自己和章詩語,還有她父母的事情,特別是那天章校長當面對我說過的那些話,我心裏頓時就明白了林易話中的意思了,也許他不僅僅是在提醒我,更多的可能還是在警告我:陷入到別人的隱私裏面去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特別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的隱私,那可是根本不能去觸及的。試想,以潘漢年那樣身份的人都因此難以逃脫被陷害的結局,何況你小小的一個馮笑?
很多人都對別人的隱私感興趣。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人們對別人隱私的窺探欲,來自於童年、來自對自己身世和來歷的好奇心。對於一個突然從孃胎裏降生出來、對一切都渾然不知的孩子來講,他對於這個陌生的世界,會有很多疑問,或者說,對於孩子來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屬於疑問和隱私,而這些疑問和隱私中,最令他迷惑不解的,恐怕就是“我是從哪裏來的?”這個既古老、又新鮮的問題了。而父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又莫衷一是,有的父母說:“你是從媽媽腿肚子裏鑽出來的”有的說“你是被撿來的”有些父母乾脆對此不予回答,甚至橫加訓斥。正是這些五花八門的答案和神祕氣氛,加強了孩子對這個問題的好奇心和隱祕感,反而促使孩子進一步探索和詢問。於是,兒童第一次遇到了隱私——關於自己的來歷和身世的、隱藏在父母心裏的隱私。從這個角度講,一個人對隱私的好奇,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就是從對陌生世界的好奇心開始的,就是從對自己的來龍去脈感到奇怪開始的。
兒童出生的祕密,就成了兒童的第一個絕對隱私。如此反覆積累,越來越多的疑問和隱私就形成了一種壓力,導致兒童形成對隱私的好奇和探求欲的形成。我們甚至可以說,人類是生來就存在好奇心、生來就存在對隱私的好奇的,喜歡窺探隱私,是天生的,是人類的天性。
如果我們跟隨兒童的思維,就會發現,兒童提出的涉及自己和父母的第一大隱私問題,絕不是一種隨隨便便、簡簡單單的好奇,裏面可能存在着生活的大道理。比如,假如我們真的想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是怎樣生出來的?”我們就必須涉及到女人的生zhi器、涉及到婚姻、涉及到性、涉及到家庭關係、涉及到生活和生存等一系列關於生命的重要問題。
如果孩子理解和掌握了這些問題,那麼,他也就掌握了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知識,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就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兒童纔會抓住這個多少有點令成人尷尬的隱私性問題,追問個不停。因爲,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完整、全面地解決了“孩子是怎樣生出來的?”的問題,就解決了關於人生的大部分疑問。正是因爲這個問題,對孩子將來的生存如此重要,兒童纔會契而不捨地探求這個重要問題和隱私。
兒童對於隱私進行探求的根本動力,是提高對所生存的人際環境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世界的生存和適應能力。
通過窺探父母的情感隱私,兒童不但可以瞭解世界、瞭解別人,還可以瞭解自己、甚至塑造自己。
兒童剛剛生下來的時候,處於一種自以爲是的自戀式自大當中,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慢慢地,他會發現,他的無所不能其實是一種幻覺,他的生存完全依賴於父母,真正無所不能的,是供養他的父母。這樣一來,兒童轉而謙卑地向父母仿同、認同,想變成父母那樣“無所不能”的成人。父母既是孩子的榜樣,又是孩子的鏡子,通過父母,可以照到自己、可以學會怎樣做成人。此時,兒童關於“孩子是怎樣生出來的?”的疑問,進一步得到擴展,變成了有關男女夫妻之愛、性、情感和關係等一系列隱私性問題。兒童通過對這些隱私性問題的破解,瞭解父母內心世界的真相,以便爲自己向父母的仿同和認同,尋找確切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