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百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董聽得激動,說道:“那佛像有帶來,只不過比較重,所以沒帶到搬過來的。如果秦先生需要的話,不妨移下貴步。”
“沒問題。”
秦遠方也不是怎麼金貴的人,馬上轉移到金董的房間。
大家都是住在一個以農家樂爲主題的酒店裏,都有各自的房間。只不過金董的房間距離比較遠,所以不是很方便罷了。
來到金董的房間,秦遠方第一眼就看到那隻早就準備好的佛像,第一時間分析了開來:“這不是隋唐時期以前的佛像!它沒有漢和十六國時期的小巧玲瓏,工藝精湛,而且這個時期的造型上繼承綿陽搖錢樹上的佛像特徵,都沒有這些鮮明的時代特徵。”
鎏金銅佛像的鑑定比較困難,但只要合理和科學,再加上一些專業素養,那就不容易被矇蔽。
漢和十六國時期,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髮平直,爲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爲單的,尺幅較小。
而北朝(北魏以後)的佛像頭爲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額髮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跌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爲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爲4足方座。有的頭攮項光,有的身後的背光,皆尖,周圍作作火焰紋。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爲1至2菩薩,多爲立姿。
金董說道:“我們是在一間寺廟裏求來的。我們看它局部有鏽,而且那間寺廟相當有歷史,名聲也是顯赫,所以纔信以爲真。”
秦遠方點頭道:“古代鎏金銅佛像大都局部有鏽,在實驗室裏作硫酸或鹽酸對鏽進行溶解後根據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鏽還是自然鏽,這項工作一般實驗室裏都能做,甚至連利用簡易的民間工藝也可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