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歸百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董點了點頭。
秦遠方隨後繼續分析:“這也不是藏佛,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乳大,漢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爲藏佛,刺頭者皆爲漢佛。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11面觀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傳佛教鎏金銅造像。”
金董說道:“我們請過來時也特地問了年代,據說是宋代的,可我們無從見證,所以只能請教秦先生了。”
秦遠方連連搖頭,說道:“不是滿清,也不是宋代。這佛像比較圓潤,袈裟也比較有特色,背光是比較特別的尖楣形,都不是滿清和宋代的特徵啊。”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爲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餘,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
滿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鑄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銘文或於座腿前。坐姿多樣,腿或一盤一掉,或一拱一掉。色重顯紅,金水發黃厚。
大家都聽得直點頭。
秦遠方一邊分析一邊講解,倒是說得詳細,讓大家一下子就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