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嶺爲什麼迅速與當地農民建立了密切的關係,而且認識了很多人?蓋因安嶺既不是那種只知喫喝之人,有的幹部下了鄉,喫喝得一塌糊塗,喫完嘴一抹,什麼都不管,基層的壓力由此巨大,安嶺也要喫,入鄉隨俗嘛,但安嶺有個原則,喫了飯要給錢,而且只比飯館裏的錢稍爲少給一點點。
這樣,農民給你做了一頓好喫的,農民不但不虧本錢,還自己家人搭着喫了一頓好的,農民在這種情況下,難道記不得安嶺的好?
在農村,幹部的作風也屬於“八卦”內容之一,傳播得很快的。大家都說安書記雖然文化很高,據說那啥士畢業的,但安書記本人卻是個厚道人。於是,幾乎所有的農民遇見安嶺時,都會熱情地批招呼,安書記,安同志,小安書記等,各種稱呼應有盡有。
而安嶺每次在別人招呼時,都會主動詢問,大娘您老貴姓啊,大哥您啥大名呀,而只要對方說了,他就一定能夠記住。僅憑記憶力這一條本事,就能將普通人甩幾條街。
祖桂良不讀書,不看報,就不知安嶺厲害在哪裏,貿然發招,挑釁安嶺的工作問題,結果卻踢到了錢板上。要說安嶺最不怕別人找他麻煩的,正好是工作問題。
安嶺必須把這頓飯喫了再走,否則這個生產隊長就要虧本,別人好心殺了一隻雞,還拿出了陰乾了的乾魚,只有自己喫了,並把錢給了,才能安心。
安嶺在這方面心思比較細,其實也得益於夢境裏的寫作生涯。要寫出像樣的東西,其實是要認真觀察與揣摸生活的,特別是其中一些生動的細節。譬如這農民見官,就不能簡單地歸結爲喜或不喜。
本質上任何農民都願意與官員打交道,因爲一般而言,官員被稱爲“運頭高”、“火氣旺”之人,與之相處,說不定能沾點氣運或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