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大娘家因爲兒子是個小軍官,算是見過世面的,給收割隊準備的開水不是白開水,而是茶水。
但是,因爲其面積廣闊得多,哪怕“幫收隊”已經很努力了,可還是隻收了約四五分地,還在百分之八十的面積等着“倒樁”呢。
就在這時,有人看到安嶺帶着兩人來到了他們田頭。
“安書記?”正在拌打的萬元康停了下來。
“大家別停下,繼續收割。楊大爺家的稻穀,已被我們全部放倒樁了,現在,我們來幫朱大娘家。”
安嶺說完,就從稻田的另一邊開始收割。
衆人被安嶺這一茬給迷糊了。
“大家別站着了,你們這些傢伙,做農活可遠不如安書記呢!”一起跟過來的李惠英大聲說了一句,然後也跳進田裏,認真收割起來。
華夏,真心是個很奇妙的國度。其中最奇妙的就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也即“上行下效”,甚至不需要特別的文件或政策,只要上面某個領導喜歡,某項運動就一定能夠推廣開來。
譬如這“幫收隊”,如果沒安嶺在場,即使有人組織,也可能是事倍功半,搞個樣子之後就叫停了。但因爲安嶺的“認真投入”特別是其揮鐮時的速度與效果,深深地感染着這個時代的基層官員,一些人見領導都如此認真,而且勞動效果如此之好,也就收起了混日子的心思,認真做吧。反正這也不過三幾天時光。